您当前的位置: 工作动态 > 正文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东立为本科生讲授思政课

5月14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东立以《农业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为题为2022级水保等专业本科生讲授思政课。吴东立副校长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的分析对比中阐释了我国走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现场聆听授课。

吴东立副校长从“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际经验比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性”、“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四个方面讲授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探索之路。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资源少、水资源紧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的国情,决定了发展现代农业既不能照搬美国、加拿大等大规模经营、大机械作业的模式,也不能采取日本、韩国等依靠高补贴来维持小规模农户高收入和农产品高价格的做法,而必须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探索出农地与服务相结合的多种规模经营形式,并致力于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形成中国特色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吴东立副校长鼓励青年大学生厚植“三农”情怀,做懂农业、爱农村的新时代“农民”,乡村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农业是大有可为的产业,青年大学生要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致力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 谭月明)


[发表:2023-05-17 12:04    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